香港大會堂 演奏廳
10-11/01/2025 8pm (Fri) & 3pm (Sat)
歡迎 WhatsApp +852 6938 7066 預約門票 (享8折優惠)
琴歌乃中國古琴藝術中具代表性的表演形式,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時代。歷代發展以來,透過減字譜載錄了多首琴歌作品,多為今人所不熟知。
本節目特邀香港文學講師鄭瑞琴作文學顧問、香港著名詩人周漢輝作詩歌分享,並聯袂香港新一代作曲家金栢思作編曲,以古琴琴曲為軸心,連結香港詩歌、頌缽療癒、高音笙與三重唱,呈獻湛新的粵語琴歌。
Qin songs are a significant art form of Chinese guqin performance emerging in a long history since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of ancient China. Numerous qin songs have been recorded through a unique music notation system written in a subtractive Chinese word style; yet most of which have lost their vitality nowaday.
Featuring a collective collaboration among Cheng Shui-kam Sheren as literary curator, Chow Hon-fai as guest poet and Kam Pak-sze as music arranger, this programme presents a Cantonese version of qin songs linking to Hong Kong poetries, singing bowl healing, soprano sheng and singing trio all together.
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獲頒文學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亦於香港大學修畢教育文憑課程。曾任教於曾任教於香港教育大學語文教育中心,現為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高級講師及人文及語言學部副學士課程之課程統籌;過去曾為《明報月刊》及《文匯報》「中文視野」專欄作家之一,其評論及創作散見於《人文中國學報》、《香港文學》、《秋螢》、《字花》;曾任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出版刊物《覔Invisible》第一至十期編輯及第十一至十五期總編。
於2018-2022年間多次獲MOViE MOViE邀請合作,擔任「Life is Art 盛夏藝術祭」之活動嘉賓,如主講《隨盲柳入眠的女人》映後分享會、擔任「尋找思想呼吸的印記 — Van Gogh & Japan」工作坊導師、「向日葵:梵高與你」工作坊
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獲頒文學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亦於香港大學修畢教育文憑課程。曾任教於曾任教於香港教育大學語文教育中心,現為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高級講師及人文及語言學部副學士課程之課程統籌;過去曾為《明報月刊》及《文匯報》「中文視野」專欄作家之一,其評論及創作散見於《人文中國學報》、《香港文學》、《秋螢》、《字花》;曾任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出版刊物《覔Invisible》第一至十期編輯及第十一至十五期總編。
於2018-2022年間多次獲MOViE MOViE邀請合作,擔任「Life is Art 盛夏藝術祭」之活動嘉賓,如主講《隨盲柳入眠的女人》映後分享會、擔任「尋找思想呼吸的印記 — Van Gogh & Japan」工作坊導師、「向日葵:梵高與你」工作坊統籌等。於2021年獲「進念‧十二面體」邀請擔任多媒體藝術作品《說唱張愛玲》映後分享會主講嘉賓;於2017-2018年間獲PMQ元創方邀請擔任「從插畫走到電影:《姆明:漫遊藍灣》」映後分享嘉賓、《岸上漁歌》映後分享〈香港水上人家的文藝形象〉講者。
自2010年至今,每年均為浸大國際學院策展「香港文學散步」,並曾與多間機構合作策展及主持合共逾百場的文學推廣活動。
畢業於香港公開大學(現稱香港都會大學),屢獲殊榮的香港詩人及作家, 擅長以香港都會下的基層生活為背景創作城市文學,以香港公屋詩系列為代表作,現為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先後於2008年獲第三十五屆青年文學獎新詩高級組冠軍;於2009年獲第二屆秋螢新人詩獎冠軍;於2010年獲香港城市大學第五屆城市文學創作獎新詩組冠軍、第十三屆台北文學獎成人組現代詩佳作獎;於2011年獲第十屆聯合報宗教文學獎;於2012年獲第二屆新北市文學獎成人組散文第二名、香港浸會大學第七屆大學文學獎;於2014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香港藝術發展獎(文學藝術)、香港公共圖書館中文文學創作獎新詩組第一名等等,亦曾於2016年獲香港01採訪、2017年獲香港電台邀請接受訪問、2018年受邀參與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
畢業於香港公開大學(現稱香港都會大學),屢獲殊榮的香港詩人及作家, 擅長以香港都會下的基層生活為背景創作城市文學,以香港公屋詩系列為代表作,現為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先後於2008年獲第三十五屆青年文學獎新詩高級組冠軍;於2009年獲第二屆秋螢新人詩獎冠軍;於2010年獲香港城市大學第五屆城市文學創作獎新詩組冠軍、第十三屆台北文學獎成人組現代詩佳作獎;於2011年獲第十屆聯合報宗教文學獎;於2012年獲第二屆新北市文學獎成人組散文第二名、香港浸會大學第七屆大學文學獎;於2014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香港藝術發展獎(文學藝術)、香港公共圖書館中文文學創作獎新詩組第一名等等,亦曾於2016年獲香港01採訪、2017年獲香港電台邀請接受訪問、2018年受邀參與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2020年獲香港中文大學邀請參與賽馬會「觸境生情」虛擬實境中國語文教學計劃「作家訪談」、2023年獲明報專訪、2024年任城市文學創作獎大專組新詩評審。
於香港演藝學院音樂學院,主修作曲及電子音樂,現為匯樂團駐團低音電結他手兼作曲家,曾任Ponte Singers及Ensemble Transience低音電結他手。熱衷於探索現代音樂、爵士樂、融合音樂、聲音藝術及裝置藝術的多形式創作。2021年其作品《嚴冬中的期盼》獲香港作曲家聯會入選《音樂新一代》,獲竹韻小集世界首演。2022年透過現在音樂、不加鎖舞踊館、香港藝術中心的「聲音下寨」項目中以形體舞蹈、敲擊以及特製喇叭創作跨媒體表演。2023年其與伍昕靈、滕鎧晴聯合創作的人聲、塑料材料與電子形式作品在台灣C-LAB聲響藝術節中發表。
現為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會員、香港中樂團特邀古琴演奏家。先後師隨中國琴會會長兼中央音樂學院教授趙家珍女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兼浙派姚門傳承人姚公白先生、中央音樂學院古琴博士王悠荻女士習古琴,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附中,後赴香港演藝學院獲頒音樂學士及碩士學位,為首位於香港演藝學院主修古琴音樂學士學位的畢業生,在學期間獲獎無數,包括:於2013年獲中國民族器樂大賽少年組古琴獨奏銅獎;於2017年獲弘琴杯古琴比賽全國總決賽銀獎;於2019年獲弘琴杯古琴比賽西安賽青年A組金獎及全國總決賽青年A組銅獎;於2021年獲第三屆弘琴杯古琴比賽海選青年組金獎。近年重要演出包括:於2017年代表中國琴會赴美交流及示範古琴藝術;於2019年在法國阿維尼翁戲劇節
現為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會員、香港中樂團特邀古琴演奏家。先後師隨中國琴會會長兼中央音樂學院教授趙家珍女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兼浙派姚門傳承人姚公白先生、中央音樂學院古琴博士王悠荻女士習古琴,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附中,後赴香港演藝學院獲頒音樂學士及碩士學位,為首位於香港演藝學院主修古琴音樂學士學位的畢業生,在學期間獲獎無數,包括:於2013年獲中國民族器樂大賽少年組古琴獨奏銅獎;於2017年獲弘琴杯古琴比賽全國總決賽銀獎;於2019年獲弘琴杯古琴比賽西安賽青年A組金獎及全國總決賽青年A組銅獎;於2021年獲第三屆弘琴杯古琴比賽海選青年組金獎。近年重要演出包括:於2017年代表中國琴會赴美交流及示範古琴藝術;於2019年在法國阿維尼翁戲劇節「尋方」話劇中即興演奏古琴;於2022年參演香港中樂團開幕音樂會「日月‧律呂‧時之輪」;於2023年參演香港瀞和琴社雅集「癸卯暮春」;於2024年參演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瀞和清音」、志蓮淨苑「松石清音」、香港中樂團的「山水和韻」及香港演藝學院音樂學院的「WE CONNECT 香港—韓國—柏林多媒體交流音樂會」等等。
曾任廣州民族樂團樂師、竹韻小集客席樂師、樂樂國樂團客席樂師、香港愛樂民樂團團員。2018年參演竹韻小集「粵韻流芳—紀念呂文成誕辰120週年音樂會」。2019年與香港演藝學院中樂團及台灣新竹青年國樂團合作,擔任協奏曲「鵝鑾鼻之春」笙獨奏,並參與香港電台「樂壇新秀2019」電視節目錄製,演奏《黃鶯亮翅》。2021年分別參演香港中樂團「聊齋——倩女幽魂·羅刹海市」及「汪明荃與香港中樂團」、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粵‧樂‧茶韻」及竹韻小集「絃歌不絕——粵粹縱橫」音樂會。2022年參演樂樂國樂團「月兒印象‧山地風雲」及竹韻小集「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文藝晚會」。2023年參演無限亮「黃愛恩三指奇幻旅程」音樂會。2024年為中英劇團《元宵》擔任14場舞台劇現場音樂伴奏。曾獲香港國際藝
曾任廣州民族樂團樂師、竹韻小集客席樂師、樂樂國樂團客席樂師、香港愛樂民樂團團員。2018年參演竹韻小集「粵韻流芳—紀念呂文成誕辰120週年音樂會」。2019年與香港演藝學院中樂團及台灣新竹青年國樂團合作,擔任協奏曲「鵝鑾鼻之春」笙獨奏,並參與香港電台「樂壇新秀2019」電視節目錄製,演奏《黃鶯亮翅》。2021年分別參演香港中樂團「聊齋——倩女幽魂·羅刹海市」及「汪明荃與香港中樂團」、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粵‧樂‧茶韻」及竹韻小集「絃歌不絕——粵粹縱橫」音樂會。2022年參演樂樂國樂團「月兒印象‧山地風雲」及竹韻小集「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文藝晚會」。2023年參演無限亮「黃愛恩三指奇幻旅程」音樂會。2024年為中英劇團《元宵》擔任14場舞台劇現場音樂伴奏。曾獲香港國際藝壇第五屆國際音樂賽獲金獎、第十一屆新加坡中新國際音樂比賽中國賽區獲得一等獎等多個獎項。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獲頒音樂學士及碩士學位,隨鄭德惠先生主修笙。就讀星海音樂學院附小及附中期間,亦曾隨楊龍華教授、申怡女士、陳博先生習笙。
現為悠樂谷創辦人,經營專業瑜伽及頌缽療癒課程,多年來培訓香港瑜伽及頌缽療癒導師逾3000名,多次策劃大自然共修、頌缽療癒工作坊。十多年前經歷癌症及復發,康復後開始研習不同的自然療法,曾先後到西藏、尼泊爾、泰國、越南、日本、台灣等地采風及參訪,研習瑜伽呼吸調息法。現為美國瑜伽聯盟資深瑜伽師、認可頌缽療癒師及持續進修培訓導師(牌照編號:E-RYT500),師從法國大師Dominique Renucci、印度大師Kalpana Karia及Vishnu Panigrahi等,持有尼泊爾「頌缽療癒‧聲音療癒‧冥想」專業證書。